市工商联充分发挥党和政府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联动众多非公企业,共同筑牢城市文明根基,为鞍山全面振兴注入强劲的精神动力。
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到“育文明”,绝不仅仅是名称上的简单变化,而是从集中性的创建活动向常态化、系统化的文明培育转变。为让企业深刻理解这一转变的内涵和意义,市工商联通过一系列政策宣讲、专题培训活动,向企业传递文明建设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之间的紧密联系。其组织的宣讲团深入各企业,详细解析环保、诚信等文明指标对企业发展的实际影响,比如深入讲解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如何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文明理念在企业落地生根。
为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市工商联积极构建培训体系。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行业内的优秀企业代表担任讲师。专家学者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解读社会责任的内涵与重要性,优秀企业代表则分享自身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后英集团按照培训中所学到的理念和方法,引进了先进的脱硫、脱硝设备,优化了生产工艺流程,不仅实现了污染物的大幅减排,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这一成功案例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带动鞍山市内众多钢铁企业积极行动,加大环保投入,更新生产设备,改进工艺流程,使得污染物排放得到显著降低,这些企业也成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
跨行业的企业文化交流是工商联推动文明建设的另一重要抓手。市工商联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协调优势,搭建起一个跨行业的企业文化交流平台,定期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不同行业的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分享各自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市人才和人力资源服务协会分享了其通过建立完善的会员企业员工服务培训体系,从礼仪规范、沟通技巧到个性化服务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培训,同时设立有效的客户反馈机制,根据客户意见不断优化服务流程,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客户满意度持续攀升的经验。不同行业的经验碰撞,让企业之间相互启发,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企业文化内涵,共同培育出既具有行业特色又彰显鞍山城市精神的文明企业精神。
公益实践是让城市文明更有温度的重要体现,市工商联始终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台安县庆丰饮品有限公司与西佛镇大红旗村合作开展的蔬果深加工项目就是一个成功案例。企业为村庄提供资金、技术和市场渠道支持,农民负责种植生产,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未来,市工商联将持续深化对企业的引导,推动更多非公有制企业深度融入文明建设,让文明经营、社会责任成为企业发展的鲜明底色,为鞍山全面振兴夯实文明基础。(来源:鞍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