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是关系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民生议题。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紧密相连,由于心理问题和家庭教育缺失导致的负面事件屡见不鲜,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往往存在一个问题家庭。市教育局敏锐洞察社会需求,积极响应家长期盼,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作用,组织党员志愿者投身公益活动,开办“幸福家长课堂”,以专业视角和无私奉献,为家长排忧解难,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自2021年初起,市教育局创新性地开办“空中家长课堂”,借助网络平台,打破时空限制,将科学家庭教育理念与心理健康知识精准送达家长手中。课程内容涵盖学生心理健康解读、常见心理问题应对策略等。同时,同步开展“社区公益教育”活动,将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到社区。全市教育系统479名教师志愿者,共录制951节线上公益课。
为弥补线上课程在方法实践指导上缺乏直观性和体验性的不足,市教育局联合相关部门,研发地面课程——“幸福家庭成长课堂”。该课程以东北师范大学家庭教育学院研究员苏加胜老师独创的“幸福家教法”为核心,以体验和实践训练为主要学习形式。市教育局志愿者团队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家长特点和需求,精心设计10节专属课程,实现鞍山“空中家长课堂”和“百场公益讲座”的全面升级与延伸,让家庭教育指导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幸福家庭成长课堂”打破传统理论讲授模式,引入“角色扮演”“场景对话”等趣味体验活动,增强学习的体验性和互动性。课堂还为每位家长配备专业助教,每5-8名家长配备一名,确保家长得到及时、个性化指导。同时,课堂与网络平台实时联动,方便家长提问、讲师助教答疑。
为让家长将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幸福家庭成长课堂”设计了4周的践行时间。家长每周5天通过线上平台践行打卡,分享家庭教育实践经验与心得。周日组织线上会议总结,讲师团队根据情况安排下周打卡任务,确保学习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为打造高质量课程,市教育局发挥“教联体”作用,联合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家长需求,精心打磨出十节优质课程。课程既有家庭教育核心理论,又有丰富实践案例和实用技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强。
该课堂致力于引导家长用积极心态和科学方法,帮助孩子获得自主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培养孩子价值感和成就感,鼓励家长配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同时,整合社区资源,搭建沟通交流平台,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实现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
一位家长分享说:“以前我教育孩子常控制不住情绪,孩子也变得暴躁易怒。参加课堂后,我意识到自己情绪稳定对孩子的重要性。现在我用平和情绪交流,孩子变得沉稳懂事。”众多家长也纷纷表示,学会鼓励和夸奖孩子,孩子变得更自信,在辅导孩子学习时,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受益匪浅。
市教育局在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领域的探索实践,为家长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为学生健康成长筑牢基础,为构建和谐鞍山和谐社会氛围贡献了力量。(来源:鞍山日报)